保证工作日可以学习2~3小时,周末可以学习6~8小时,复习逻辑为教材+视频+做笔记,然后熟读背诵笔记内容和基础知识
01自考本科考研需要满足什么条件?
这样就证明你掌握得很好,没想到的知识点就要努力专注。整个课程结束后,可以制作整本书的思维导图,建立完整的科目知识网络,方便复习。
对于自考生来说,考研准备越早越好~
06
需要提供你自考的成绩证明。
①考试招生执行相同政策。
相同点:两类研究生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
2022年考试时间流程表:
往届生如果是全职备考无工作状态,可以选择“其他人员”作为考生来源。持毕业证/学位证双证或者仅有毕业证的人员选择“本科毕业”作为最后学历,有结业证的选择“本科结业”作为最后学历;
由简到难:可以先选择较为简单的科目进行备考,在打好基础的同时也能够给自己信心。
二.自考本科考研分2种情况:
针对自考本科毕业生,考研现场确认需要携带的材料:
自考生能以两种不同的身份报名考研
计算机—各单位都有岗位需求;
接受报考考生要求
(9月16日-10月25日均可填写修改)
无论自学还是报班,都需要付出足够的努力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喔~
温馨提示
研究生考试报考条件
“高职高专是什么?”高职指高等职业学校,高专指高等专科学校,属于大学专科教育的两种形式。
2017年12月30日(星期六)、2017年12月31日(星期日)共计两天
如果你是2018年自考本科应届毕业生
PART.01.报考条件
PART.02.报考院校选择
PART.03.具体院校选择指标
1.报录比——报名与录取比例,可在招生院校的官网或中国教育在线上查询,这一数据直接反映出该专业的热门程度
2.分数指标——国家线+学院复试线+实际录取最低分+实际录取最高分
3.目标专业学科排名——中国研究生教育分专业排行榜。确定好目标院校后,一定要去查看这些指标,结合自己的能力来选择
4.计划招生人数——在招生院校公布的招生简章或专业目录里都有说明
5.报考人数——这是个较关键的信息,反映这个专业的报考热度、竞争激烈度,从中也可大致看出潜在竞争对手有多少
6.实际录取人数——随着复试、调剂的进行,各大高校的拟录取名单也陆续出炉,在学校有研究生官网或各院系官网都有公布,可以直接查询
7.推免人数——有些名校热门专业推免名额可能会占很大比例,那么留给统招的名额就很少,考研竞争就更激烈,难度更大。因此推免人数是个重要参考
PART.04.专硕学硕选择
【 一:专业型硕士】
【 二:学术型硕士】
【 三:报考须知 】
1、尽量别跨专业,部分院校不允许同等学力跨专业,且跨专业限制较多
2、根据自身实力,尽量避开热门院校及专业,提高上岸几率
3、选专业时如果数学基础薄弱,可避开考察高数的专业,避开自身短板,向自身优势科目靠拢
4,报考时要找到自己的兴趣点,将报考专业与报考学校的优势领域和自身兴趣相结合,才是正确的择校之道
另外注册前要确认你符合报名条件。自考是可以跨省报名的,大部分省市不限户籍,但比如北京是有限制的。在北京报名,必须是北京户籍或者拥有北京市居住证,才可以注册报名,如果是以前注册过的的考生,可以直接报考。但如果你是新生,必须在你注册的时候,就把居住证提前办好。
直接等到研招网开放报名通道的时候报名就可以了。
区别点:①学习方式不同
07
手机照片旋转为正,并且裁剪有效部分。可以自己设置旋转的角度,裁剪框右下角可以拖动缩放,也可以单指移动裁剪框
2018年考研报名现场确认时间为:
03
大专学制一般是三年,第三年即可参加专升本考试,考上后去本科学校学习两年,本科就读的第二年即可报名研究生考试。
1、具体参照单位要求报考;招生以专硕为主,少量学硕。
2、一般在周六日上课,学费一万-几万不等,一般学校不提供食宿。
3、毕业颁发双证,毕业证及学位证,毕业证标明“非全日制”。
1、建议先自考本科拿到双证这样可以提高你的自律能力,自学能力。
2、建议报班
3、自考和考研备考时间不冲突
❖